大灣區背景

粤港澳大灣區包括「二區九市」,即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惠州、江門、肇慶。

總面積5.65萬平方公里,區內總人口6,765萬、或國內生產總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 GDP) 總和約1.36萬億美元 (佔全國GDP約13%) (港口集裝箱年吞吐量超過6,500萬標箱或機場旅容年吞吐量達1.75億人次,截至2015年末) 。

有關官員發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
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屐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

廣東省發改委主任何寧卡
謀劃中的大灣區將打造以香港為龍頭,以廣州、深圳、澳門、珠海為依託的金融核心圈,並建成全球重要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

廣東省省長馬興瑞
未來建成的大灣區要跟洛杉磯、紐約和東京灣區有條件比一比,相信粤港澳合作,會在世界大灣區競爭中衝得更快更強。

建設建議

  • 加快融合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手續,更多依靠市場機制和科技進步力量,打破地理、行政分割;為科技、經濟、金融、物流、人才等諸方面的要素流動創造條件。
  • 基建升級提升海陸空交通和通訊信息網絡等等的綜合效能,實現城市群間一小時通勤圈,為大灣區快速發展提供條件。
  • 人才的引進,控制好域內房價及生產、投資、創業、居住綜合成本,保持對新興產業和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發展成為世界最有投資價值和最適合投資者宜居的國際化新溢區。
  • 基建升級提升海陸空交通和通訊信息網絡等等的綜合效能,實現城市群間一小時通勤圈,為大灣區快速發展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