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秒看深中通道建設進度 2024建成媲美港珠澳

貫通深圳與中山、跨過珠江口伶仃洋的深中通道自2016年動工以來,建設穩步推進中,官方早前發布約100秒影片,可見浩大工程已見雛形。而綜合內地媒體報道,深中通道建設無論在主橋、 隧道及人工島等3方面,都取得成果,預計如期2024年建成、深圳往中山車程可壓縮至20分鐘左右,屆時能與港珠澳大橋一起、進一步分工完善大灣區交通網絡。

深中通道建設期黨委新媒體中心等媒體報道,深中通道工程已取得多方成果。

橋樑工程方面,主橋樁基、承台已全部完成,伶仃洋大橋東塔建設已完成175米,西塔完成151.4米,東錨碇頂板全部完成,西錨碇底板施工完成,進行填芯施工。

島隧工程方面,東、西人工島建設有序開展,沉管隧道已完成共7個管節沉放對接,項目沉管隧道安裝突破千米大關。

貫通深圳與中山、跨過珠江口伶仃洋的深中通道自2016年動工以來,建設穩步推進中,官方早前發布約100秒影片,可見浩大工程已見雛形。而綜合內地媒體報道,深中通道建設無論在主橋、 隧道及人工島等3方面,都取得成果,預計如期2024年建成、深圳往中山車程可壓縮至20分鐘左右,屆時能與港珠澳大橋一起、進一步分工完善大灣區交通網絡。
中通社指出,深中通道的其中一部份--伶仃洋大橋西錨碇填芯施工,已全部完成,其間創造出15天澆築4.5萬立方米混凝土新速度;該大橋錨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中錨碇,面積相當於17個籃球場大小。而整體「西錨碇錨體」施工,預計今年12月完成。

島隧工程方面,東、西人工島建設有序開展,沉管隧道已完成共7個管節沉放對接,項目沉管隧道安裝突破千米大關。+4
其中,中通社指出,深中通道的其中一部份--伶仃洋大橋西錨碇填芯施工,已全部完成,其間創造出15天澆築4.5萬立方米混凝土新速度;該大橋錨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海中錨碇,面積相當於17個籃球場大小。而整體「西錨碇錨體」施工,預計今年12月完成。

深中通道造價448億元人民幣

而深中通道每個標準管節長165米、寬46米、高10.6米,重量相當於一艘中型航母,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寬的海底沉管隧道。而身處海平面34米以下,鋪管可做到滴水不漏。

深中通道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通道,全長約24公里,主要組成部份如下:

長6.8公里的特長海底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
主跨1666米伶仃洋大橋
主跨580米中山大橋
長約13公里非通航孔橋,東、西人工島
深圳機場樞紐
作為珠江口戰略性通道工程,深中通道概算總投資約448億元人民幣,是連接珠三角「深莞惠(深圳、東莞及惠州)」與「珠中江(珠海、中山及江門)」兩大功能組團之間的唯一直連通道,將以24公里的里程和20分鐘的高速打通東西岸的經濟動脈,成為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引擎。

另一方面,深圳與深中通道的直接對接道路——廣深沿江高速二期的建設亦有新進展。截至目前,項目現已完成投資總額約45%。該公路位於深圳市寶安區境內,建成後,汽車由可沿江高速直達深圳機場航站樓。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關於我們
大灣區樓盤
視頻睇樓
致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