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軌道上的大灣區」廣州黃埔建智能低碳交通網絡

近日,廣州黃埔有軌電車2號線香雪站—雲峰路站軌道貫通,該區「一主三支」有軌電車骨幹線網建設再取得重大進展。而自5月起,黃埔有軌電車1號線日均客流萬餘人次成常態化,單程38分鐘運行時間達到國內有軌電車線路前列。記者了解到,廣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響應國家發改委加快打造「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工作要求,規劃建設智能低碳的公共交通體系,搭建以地鐵、有軌電車為骨幹,以常規公交為主體,以的士為補充的智能低碳公共交通網絡。

建設智能、便民軌道交通體系
今年以來,廣州黃埔在7個街道新開通10條便民服務車配套線路,連接社區和有軌電車、地鐵站點「最後一公里」。同時,在有軌電車與地鐵、公交車、便民服務車換乘車站,實行「有軌電車+地鐵」「有軌電車+公交車」「有軌電車+便民服務車」等聯程聯運「一票通」機制,制定聯程出行優惠乘車票價。

為提高路面車站的夜間辨識度,黃埔有軌電車強化社會車輛參與者對車站、軌行區等附屬設施的清晰辨識,避免出行混行誤入等交通事故,所有車站實現主體亮化工程,尤其是在政文中心、商務中心沿線的膜結構車站,增設流光溢彩LED燈帶,加大節能照明亮度,提升乘客夜間進出站服務體驗,實現社會車輛防禦性駕駛,進一步保障路面交通參與者的出行安全。

綜合監測「一圖知全局」
記者了解到,當地正拓展一條全新的交通治理路徑,依託正在建設的黃埔區智慧交通運輸管理中心綜合交通運行監測平台,以期「一圖知全局」。監測平台涵蓋了人—車—路全域的一體化大交通運行態勢監測和演變規律,包含道路交通、公共交通、重點車輛、出行特徵分析、重點區域實時監測及支撐區內技術發展的新型車輛監管等多個部分,囊括監測、預警、分析和處置全業務鏈條。

同時,該平台還從行政區、街道片區、道路層面全維度展示不同層級城市道路的實時交通運行概況,基於該板塊可實時關注全區交通運行指數變化曲線,掌握各街道片區的交通擁堵規律特徵,智能識別出區內主要的擁堵街道片區、擁堵路段分布等情況。通過關聯監控視頻實時調用,遠程實時掌握路面運行實況和交通微觀運行狀態。以問題為導向,針對各路段的道路特徵和出行行為綜合分析,聯動區交警大隊等各業務部門協作,探索優化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香港文匯報

關於我們
大灣區樓盤
視頻睇樓
致電我們